“中國好字帖”首屆漢字書寫大賽在漢落幕
10月6日至7日,“中國好字帖”首屆漢字書寫大賽頒獎暨研學游活動在武漢圓滿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600余份中小學生硬筆書寫作品脫穎而出,演繹漢字之美,并榮獲一、二、三等獎以及優(yōu)秀獎。
6日上午,省政府副秘書長劉仲初,原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原副理事長、現(xiàn)顧問、漢字書寫大賽組委會顧問張鳳民,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田武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發(fā)行處處長鄧世清,省財政廳科教文衛(wèi)處調研員唐風華等領導,以及舟恒劃、王正良、吳玉生、丁永康、趙山亭、沈一丹、張秀、吳中華、魏開功、嚴海南、高冬媛等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和近百位獲獎學生代表、獲獎指導老師代表及家長出席了頒獎儀式。
大賽組委會主任、教育社社長方平主持頒獎儀式并致辭。他說,書寫,使人靜內心,提境界;書寫越多,對于文字乃至文化的敬畏喜樂之心越濃。同學們以大賽為契機,增強自信,展示風采,互相切磋,用心領略漢字文化精髓,彰顯對書寫藝術的摯愛之情,這種精神值得褒揚,這份成績值得贊許!“中國好字帖”漢字書寫大賽對于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筑牢傳統(tǒng)文化之根基,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湖北教育出版社有信心把大賽一屆屆地辦下去,并且會越辦越好,讓全國更多中小學生參與,緊握漢字書寫之筆、重興漢字書寫之風、展示漢字書寫之美。同時,他宣布“中國好字帖”第二屆漢字書寫大賽將于2018年1月8日至5月31日舉行,7月底在杭州舉行頒獎暨研學游活動,大賽在堅持以硬筆書寫為主的同時,將兼顧軟筆正楷和行楷的書寫。
著名書法教育家張鳳民代表學術指導單位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對大賽的圓滿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說,首屆大賽持續(xù)三個月,時間不長,但成效很好,“學傳統(tǒng)文化、寫規(guī)范漢字、賞書法之美”的主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和落實。每一個孩子學寫漢字,寫好漢字,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熏陶,在血液中種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并將其傳承下去,為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打下基礎,這正是書法教育的宗旨。大賽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項功能,為推動全國中小學生書法教育做出了有益的貢獻。他希望大賽持續(xù)辦下去,并不斷提升其美譽度和影響力,努力打造成全國書法教育領域有影響的品牌活動。
漢字書寫大賽評審委員會執(zhí)行主任、著名書法家吳玉生在通報首屆大賽獲獎情況時說,隨著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確立文化強國戰(zhàn)略,書法教育走進中小學生課堂,書法的種子已經有了孕生的土壤,書法的春天已經點染生命的綠枝。在這個背景下,漢字書寫大賽為全國中小學生搭建了一個新的漢字書寫平臺,讓全國中小學生經受歷練,增長見識,收獲成長,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此次評審過程中,專家們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幅參賽作品;始終堅持引領書寫的方向,以字育人;始終堅持把握作品的完整性,按照書寫水平評判和界定獲獎等級。
“中國好字帖”首屆漢字書寫大賽由“中國好字帖”漢字書寫大賽組委會主辦,湖北教育出版社承辦,湖北長江商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特別支持。大賽有兩大顯著的特點:一是專家陣容強、層次高。包括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蘇士澍等30多位著名書法名家和書法教育專家組成大賽組委會顧問和評審委員會專家團隊;二是參賽面廣、影響大。大賽自今年7月7日啟動以來,社會認可度和參與度與日俱增,吸引了逾6萬網友參與互動,收到來自湖北、遼寧、山東、福建、廣東等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qū)中小學生的近萬份參賽作品。最終,全國600余名中小學生的作品脫穎而出,包括小學低年級組、中年級組、高年級組及中學組四組一等獎64名、二等獎123名、三等獎187名和優(yōu)秀獎261名,另評出優(yōu)秀指導老師獎44名、優(yōu)秀組織獎36個。
此次研學活動主要集中在頒獎儀式的作品展示、“點評與互動”環(huán)節(jié)及專家講座中。頒獎現(xiàn)場重點展示了張曉博、劉森午、丁子夫、王正如等64名中小學生的一等獎作品,娟秀醒目的楷書、工整嫻熟的技法、剛勁有力的筆畫……引得觀眾們紛紛駐足欣賞、拍照留念,一同分享書寫帶來的快樂。
書法家與師生們的交流互動場面熱烈。多位書法家為參賽作品“點睛”,不僅深入淺出地闡釋各種硬筆書寫理論,還以實例指導書寫者學習“如何有效地練習書寫才能事半功倍”“如何把握練與寫的關系”等方法和技巧。吳玉生、丁永康則以“楷書是中國書法的基石”和“硬筆行楷書的書寫技巧”為主題講授書法文化知識,為書法愛好者答疑解惑,對書法家教現(xiàn)況進行“把脈問診”,受到了學生、家長、輔導老師的一致好評。
頒獎儀式后,獲獎學生代表在武漢市內開啟了研學旅行,在“游”中追隨歷代文人墨客的足跡,鑒賞藝術佳品,領略漢字文化精髓,提升審美感悟力。
?